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嘗試專注於當下外,我們也必須勇於探索未來!...

在一份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新論文,結果發現正念冥想這樣的練習,可以減少我們44%情緒上的痛苦,例如自己的小孩考試不好、頭痛、生活中的危機等等。而這樣的研究跟過去十年間做過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成果很類似,結果都是好的,冥想確實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好處。顯然坐在地板上,專心於自己的呼吸或是周遭環境的變化,用一個很簡單的心態讓自己投入當下的片刻,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好的回饋。而在台灣冥想同樣很盛行,更多人喜歡集體地做這件事情,而最好做的過程中帶有一些課程來講述一些道理,在我們生活中禪修便就是大家都曾聽過、想要嘗試、或是覺得疑惑的一件事情。

身邊有些朋友跟我說到,他的朋友最近跟他說想去禪修,而他問對方為什麼,對方沒有說原因,但卻只說自己需要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平靜或是放鬆的方法,也許去跟個老師稍微修行一下,自己內心的煩惱就會消散而去,或許內心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覺。但他來說心裡只有疑惑,怎麼走向邪魔歪道了啊!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這些想法只是充斥著在我們的腦海中,難道非得花錢用這種方式修行才能夠改善人生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實在,因為現在的環境太流行這樣的活動了,各式各樣的修行方式充斥著我們的社會中,我們希望透過消費,找到一個修行的方式,幫我們甩掉心中的畏懼、無助感、羞愧與不安。但這件事情如果那麼好,為什麼我們不每個人都去追尋呢,那些沒有追尋的人到底心理又在抗拒個什麼,是覺得沒有需要,自己已經過得很好了,還是覺得這就不是“我”的風格。所以去禪修到底好不好呢?這個問題需要從幾個心理學的面向來回答。

你的禪修動機是什麼?

問到動機,其實是在詢問自己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而這個問題需要透過我們反思才能夠容易去回答,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有可能是為了要接近某個狀態,或某件事情而為,但也有可能是我們想要預防或迴避某些我們不想要的事情,而這樣去做。因此禪修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為了不同的目的,有些人是為了要追求內心的平靜狀態,或是一種專注當下的狀態,但也更多人是心中充滿了情緒與困擾,想要藉由這個活動消除這些困擾,或是迴避這些干擾自己生活的心情與種種想法。所以根據我們做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我們可以是單純的想回應生活中已經發生的狀態,到我們可能對某種理想的狀態,想要追求這樣的理想與對外來的期待,而也因為這樣的差異,我們進行某件事情就會產生不同的後果了。

對心理學來說,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動機可以很簡單地區分為,從純然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到純然來自內在因素的影響。根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時,我們是因為這件事情會帶給我們在生活中實質的好處,我們是因為有特定的報酬,可以逃離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時,這時候決定我們行為的動機就是,很純然來自外在的;但當我們做一件事情,去做是因為這件事情很直接的就會我們獲得快樂、或滿足的感覺,這樣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就是偏向內在的。而受外在的影響,到來自內在的決定,被認為是一種連續的變化,所以我們的每一種行為,都可能有部分是來自內在的因素,如我們的價值或自我認同,到部分來自於外在的因素,某些價值受到社會重視,或是想要避免某些內心的不安或是焦慮。所以禪修有可能是我們把專注於當下、保有慈悲等相關的信念當作生說中很重要的一部份,而去做,也可能是,我們去禪修是因為我未來消除內心的恐懼、焦慮等情緒與想法,逃避那些令人厭煩的生活處境。根據過去的研究成果發現,如果我們行為的動機越是內化在心中,我們做一件事情是屬於自己人格自我的一部份,或是自己擁抱的價值時,我們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都會比較好。

那單純做這件事情不就有很多好處了,幹嘛管動機?

事實上,如果我們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情沈澱,讓自己情緒平穩,禪修或許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去面對這件困擾,但背後卻存在著某種風險,因為在這樣的目的上,我們事實上可能只是想要逃避某些我們不想要的心理狀態或是人事物,我們把自己設定成用專注於⎡自己⎦的當下,藉以忽略那些影響我們人、心情、想法與環境,但即便我們不斷做禪修這件事情,環境中的狀態不會因為我們的作為而改變,反而可能使我們越來越封閉自己,因為逃避成為我們當下覺得最有效的方式,只是我們可能是用一個很高明,很有理念的方式逃避。

當然如果回顧禪修的佛教根源,修行的目的顯然不是全然幫我們移除煩惱的,而多半時候再強調的是我們如何透過平靜自己的內心,回頭去追求有德性的作為與思考。而這樣的目的,在動機上就是比較內化的,是我們努力讓專注於當下、保有慈悲心、或是不任意評斷事物等等這些理念,深化到我們的生活,而如果我們內心是追求這樣的價值觀、或是透過這樣的價值觀讓我們的自我更加完整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禪修的神秘色彩或是古怪氣氛就比較沒那麼重了呢?!

在實務的心理學服務中,類似禪修的理念正盛行中,正念(Mindfulness)就是一個常使用的概念,而正念概念也使用許多根源於佛教的價值與觀念,作為心理治療上的重要目標與手段。但這樣的概念與策略,雖然幫助我們進而追求專注於當下的能力,讓我們總是在想過去未盡事宜的心稍作休息,或是讓我們總是在擔心未來的想法稍加停頓。但過份強調於透過正念消除負面心理狀態的後果,就會導致成我們過度地利用這樣的策略迴避生活中的許多變化,我們可能不斷提醒自己要專注當下,卻可能因此忘了正面期待外來、與探索可能性的重要,或是欣賞過去生活點滴的能力。我們對於未來的期待、進行可能性的想法,事實上是我們同理心與關心別人的基礎,過份地強調要專注於當下反而會讓我們在別人面前感覺起來很自私,因為我們好像都不是那麼在乎別人的過往、或是期待彼此未來的可能。

能夠進出過去、當下與未來,才是我們平衡生活的修行。

人的本質雖然可能是自私的,但同時間我們內心都有一種想與人共享與相處的渴望,這也是我們基本的需求。雖然人與人的相處可能是我們痛苦的根源,但我們的自私只會惡化這個根源,讓環境變本加厲的負面影響著我們的內心。所以如果我們努力禪修,一股腦投入這個世界,只是為了逃避自己內在的負面心理狀態,藉以也逃避那些我們怨恨不滿的人事物的話,自私顯然是必然的給別人的印象,而禪修帶給我們的生活可能只是另一個惡性循環,畢盡我們的世界不可能脫離人際相處,即便脫離,我們也只是透過傷害了別人而脫離出去罷了!所以專注於當下的修行與練習,是值得做的,但在於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動機,其實是為了追求某種價值,如能夠更超然地看待生活、能夠慈悲的看待自己與別人、能夠在生活中少一點批判與評斷,我們如果禪修是為了深化這樣的價值,那我們也才能開放地面對自己與別人的過去,並且不抗拒去想像自己與別人的未來,勇於去探索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上述提到透過練習,而達到能夠開放面對過去與未來的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中稱為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lity),我們能夠勇於想像未來可能、我們也能在需要的時候專注於自己當下的狀態(例如當自己生氣時,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憤怒,並且嘗試去調整),而更能與自己好與不好的過去共處,從中尋求得對自己正向的影響。

所以,禪修之所以流行,或許是生活中太多我們無法決定的事情,讓我們無助困擾,我們需要一個方法來讓自己平靜下來。但如果禪修讓我們平靜下來後,卻讓我們疏離了這個世界,疏離了自己原本的生活,讓我們著迷於這個活動是如何協助我們逃避不好事物的,那禪修的流行只能說是我們人類追求自私生活的另外一面。不論你想不想要試試看禪修這件事情,想想看自己為了什麼去做,是很重要的,你的修行應該為自己帶來⎡面對⎦,而非⎡逃避⎦,能夠開放的面對生活脈動,我們才能以彈性之姿存活。

---------

by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photo: Roland Shainidze's work)

你所設定的人際界線,是否讓你的人生更悲慘了呢?!

打造我們的日常生活復原力:萬事萬物都可以是舒壓法寶,只要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