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試試看友善、溫柔的跟別人說“不”!....

每一次的拒絕都很不一樣。例如當你想要跟另一半離婚時,所說出的拒絕,跟你要拒絕來應徵的人是不同的。然而,我們大概都知道如何用一種比較憐憫的態度說不,例如:“不用了!真的很謝謝你”,而這也是我們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常會說的。溝通時相互的拒絕,是一種藝術,而非科學,但這一切都沒有什麼完美的公式。下面就是有關於這類問題的適當性考量,讓我們參考一下:

  1. 專注在重視對方,而非自己:當我們對別人說不時,我們都會有些罪惡感,然後我們會想盡辦法去為自己合理化。而非安撫那些被我們拒絕的人。所以我們不要只是想盡辦法為自己的拒絕合理化而已,看清自己的決定,然後想辦法重視與安撫對方比較重要。

  2. 專注在彼此共享的關係,而非擴大那些彼此的不同:在關係之中,“我們”是很重要的,當如果我們不強調彼此的關係,那彼此就是兩個分離的人,各做各的。拒絕有時候會把我們轉向變成兩個分離的人,要記住我們對別人的拒絕,傳遞著這種轉換,因此嘗試去理解對方接收到拒絕後所給你的回饋,然後去想辦法回應與解決這樣的回饋,讓彼此還是停留在共享的關係之中。

  3. 不要用高人一等的態度,跟對方說這就是世界運作的方式: 有些時候,有些人的拒絕是很冷酷的,他們甚至會傳遞一種態度,你別想了,這就是世界運作的方式。在許多親密關係的拒絕上,也常常如此,有人可能會跟另外一半說:這就是愛,愛就是如此。所以這種高人一等的解釋方式,只是我們說不的人自己想聽的,而非是對方想聽的。那些自視甚高的態度都不是很理想,我們應該移除。

  4. 不要什麼都不說:你會許不會知道自己拒絕別人的所有理由,但你必須決定說出一個,或是想一個幽默的理由去傳遞拒絕。記住當你說不的時候,別人是多仔細地在聽。你所說的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說也需要小心地說。別傳遞那種似是而非的理由,只想用敷衍的態度就去傳遞自己的“不”。

  5. 承認自己的主體性:當你最終要拒絕別人時,你或許會用一種比較堅定的態度去傳遞自己的決定,你也會覺得自己是對的。但有時候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任何決定就算對自己的對的,也不代表對對方是,決定造成的影響是雙方的,而我們有自己主觀的需求與想法,所以試著告訴對方這是從自己的角度來判斷。

  6. 盡量給予誠實的回應: 當對方專注地聽著你的拒絕時,這就是你可以從對方身上學習到最後回饋的機會,你可以了解看看對方主觀上對這件事的印象為何。他們不一定要聽你說,但卻可以渴望聽聽看你的說詞。有時候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

  7. 用有效率的方式了結:沒有人喜歡被拒絕,有些人甚至會因此拖延想辦法不讓話題結束。有時候你需要傳遞一些正向的訊息讓對方安心,然後讓對方把拒絕拿回去。當拒絕轉換成爭論時,事情就會沒完沒了了,所以有時候有效率的結束,才是對對方的仁慈。

  8. 別再腦子裡一直想:當許多人常常在拒絕別人時,有些人會腦海裡一直想,無法跳脫,無法讓自己保持客觀的判斷。但有時候拒絕無關好壞的判斷,只有不夠仁慈的拒絕,才會扭曲我們自己,所以拒絕有時候是常態,而我們也不會永遠拒絕別人,而對方也不會永遠被人拒絕。

  9. 即便你覺得沒有達到目的,也要傳遞自己的良善與仁慈:我們時常聽到一種提醒,要我們永遠保持良善仁慈。有時候良善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你可能覺得你做到了,但對方不覺得,但每一次的拒絕都會傳遞一些訊息,你只需要做到最好的,努力讓自己保持良善,仁慈,友善,但也不需要假設自己一定做得很好。有時候需要聽聽看對方的回覆,拒絕總是會帶來一些傷害,不論你有多仁慈,這是我們必須要放在心上的。

--------

pinsoul + 編譯

(photo: Yuta Takahashiˊs work)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ambigamy/201512/how-say-no-compassionately

有些好朋友為什麼總是可以長長久久呢?

覺得什麼好笑,原來也是我們內心的一面反射鏡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