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小時候學會一些小技巧,將幫我們面對未來人生中的大難題???..........

學術上的學習與增長是上學的核心重點,但小學時期的同學,如果老師能夠教導一些“溫和”的技巧,例如自我控制、社交技巧等能力,將幫助那些在學校生活中展現發展上風險的小孩,在未來避免陷入麻煩。而相關的理念,在近期的學術研究中也發現如此。

Duke大學的研究者,執行一個Fast Track的方案,這個方案在1990年代初期就展開了,當初是為了是讓那些被父母或是老師認為可能在未來發展出攻擊行為問題的高風險小孩。

學生會被隨機的分派到兩組:一組會接受接入方案,包含導師的課程、家長訓練團體、課業輔導與教導如何自我控制與社交技巧。這個方案從一年級到十年級都有,而發現可以減少偏差行為、犯罪以及後續使用健康與心理健康的服務,而這樣的效果也會延續到青少年與成年初期。相關的研究年初發表在美國精神醫學期刊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嘗試去尋找這些發現背後的原因。再回頭看了有關900為學生的資料後,研究者發現三分之一對於未來犯罪行為的影響,來自於社會與自我調解技巧的訓練,而相關的訓練發生在6歲到11歲之間。

課業上的技巧也是這個方案的一部份,但卻發現對於未來犯罪或是偏差行為發生頻率的影響,不如這些所謂的“溫和”的技巧,這些技巧大多與情緒智商也有關係。溫和技巧通常包含,教導小朋友如何在團體之中一起合作工作,或是教導他們如何去思考自已的決定如何產生長遠的後果。而溫和技巧對比於教導物理與化學等知識,而這些教導可以稱為硬技巧。

Duke 大學的公共政策與心理學研究部門的教授 Kenneth Dodge提到:“我們在這些溫和技巧上所獲得的結論,應該更被我們教育系統所重視,更應該被放入小朋友社會化的系統過程中”。而 Kenneth Dodge是這個方案的創始人,也是執行研究者。他認為父母應該盡力地去幫助小朋友增加這些技巧,而教育政策制定者也應如此。”當我們可以增進這些技巧後,我們可以改善犯罪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結果“。另外一篇相關的研究則是發表在小兒發展期刊上。

來自華盛頓的心理學家Neil Bernstein在他長期處理孩童與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經驗之中,他非常同意教導小朋友們如何自我控制與社交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可能還會加入同理心這個部分。

同理讓我們可以知覺別人的感受,當你同理別人時,你也比較不會去傷害別人的情感。嘗試考量別人的感受,試著調整自己,可以讓青少年不輕易去霸凌別人,而會考量別人行為與自己的行為。

但同理心並沒有直接在這份研究中去測量,但些有關於利他行為的測量也確實包含這樣的概念,而利他行為也就是我們自主地有意圖去使他人受惠。

心理學家Neil Bernstein認為這份研究的成果是非常有意義的,甚至未來將成為學校的進行模式之一,但如何結集學校系統中,老師、家長、學生更方的動力去參與類似的方案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這份方案的其他研究也成功地複製相關結果,到不同的學校之中,類似學校設立社會情緒學習的課程,稱作”促發另類思考策略“的方案比較容易實施,但如果牽涉到比較多的學校系統中的角色,有時候推廣就需要各方的支持。

我們越來越理解,或是有新的理解,知道一位青少年與成年人要如何成功地適應,而過去我們認為成功是關乎學校課業的能力表現與否,雖然閱讀與數學可能都會在工作上很重要,但自我控制在我們面對人生的課題上才是真正的關鍵,有好的自我控制,我們才能避免學生去做違反社會法律的事情,也才能讓學生懂得維護群體與社群的利益,而為自己帶來更好的適應結果。

--------

pinsoul + 編譯

(photo:Daniel Lutherˊs work)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5/12/17/459873281/learning-soft-skills-in-childhood-can-prevent-harder-problems-later

與父母的疏離,是成長的代價嗎?

有些好朋友為什麼總是可以長長久久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