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從憂鬱的心情,走向開闊的生活:追求一種不關乎我自己的生活而已!

Russian photographer Vadim Trunov's work

Russian photographer Vadim Trunov's work

憂鬱帶來最殘酷的現實之一就是它好像把我們困在黑色的隧道之中,困在一個在自己內心無法再往外延伸的侷限空間之中,侷限在自己受挫的欲望與盼望中,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失落與苦惱中。而那些剛好可以幫助我們的自己,來自別人仁慈關愛的光明也在這個時刻無法觸及到我們,

“把你的內心投注在別的事情上,要不然你的痛苦會接管整個世界...” 這是Hazel Wolf在101歲時,死前幾個月的時候告訴別人的。他是美國最早的環保人士之一,而他也持續投入這項事業直到他人生的最後時刻。他為什麼可以持續地堅持下去,是靠著下面的提醒:

你無法同時間做兩件事情,所以如果你想要保護環境,你不能只想著自己,以及你自己的問題。你永遠都可以找到服務奉獻的方式,而非只是坐在家裡,看電視而已。幫助一個組織寄寄信,準備信件,在請願書上簽名、幫忙找人出來投票,永遠都有一些事情是你做了以後可以帶來益處的.....而這些活動與因活動認識的友誼,將讓你不會再對自己感到抱歉,或總是專注在自己的疼痛與苦難之中。

生命中最沈重的負擔就是“自我中心”。自私對我們來說再自然不過了,我們總是先看到自己的需求,有時候我們很難與自私自利的衝動對抗,很難去追求那種長久才能收割,彼此都能獲利的互惠模式,那種在”施“與”受“之間緩慢累積的收獲與慢慢增進的友誼。我們常常掉入怪罪責難別人的陷阱,把自己的問題怪在別人身上,卻很難往自己的內在檢視看看;當我們注意到事情是我們可以主導的時候,我們輕易地會為自己導致的傷害找到藉口,而同時間,我們也立刻關注在別人的過錯上,然後急忙地清點自己因此受到了多少傷害。

我們很幸運地,當生活中發生一些事情時,我們依然有能力讓自己脫離那種“只關注自己”的生活之中。煉金術士提出一種概念,稱為 opus contra naturam- 違反自然的創作,這個概念被榮格(Jung)認為是那種我們企圖違反自然力量的努力。那種悲痛欲絕的經驗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可以轉化我們,讓我們轉變生活投入的方向,來獲得新的結果。而在最糟的時刻,如果我們強迫自己站出來面對這些不快樂的經驗,我們通常也會發現有新的生活正在等待我們。這裡講的不是什麼偉大或是英雄的事蹟,而是有可能是一些習以為常的小舉止,例如問問要照顧生病家人的鄰居,需不需要你幫他從便利商店帶點什麼東西。為了別人做一點事情可以帶給我們自己許多鼓勵。一天平淡無奇的日子需要我們注入一些“目的”。

這世界上最常發生的事情莫過於,失去對於仁慈友愛的警覺,以及忽視與別人一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當我們隨著年齡增長,也越願意持續貢獻與服務更多人的話(例如、幫忙自己居住的社區、確保周遭環境的風貌與保護等等),任何我們能做的事情,都將使我們與人類的願景連結為一個整體,即便我們做的只是小小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大方與寬容將是我們死時能夠面帶微笑的一條重要的路。

最終,大多數的我們將依據我們能給別人的,來判斷自己人生中的靈魂是否有好好的活著,而不是那些我們為自己爭取到的種種。當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感覺無法跨過某些痛苦經驗時,我們依然可以透過自己能帶給別人的影響來鼓勵自己。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永遠都可以為某些人做一些事情(不論是熟人或是陌生人,不論是偉大的事情或是小事情)。

那些在我們這個世代最閃亮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試著想做些什麼,讓別人的生活過得更好的人。如果我們只是想擴充自己的生活,人類的願景是絕對是很暗淡的;如果我們能越快的重新追尋外在的人事物,而非只想持續確保自己能夠擁有的,不論生活是什麼樣的樣貌,我們也越能獲得生命的安適無慮。

———————

pinsoul + 編譯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life-gets-better/201503/get-out-yourself

生氣就是生氣,不論是你是暴跳如雷、還是暗藏內心!:知道自己的生氣是什麼類型的嗎?!

此時此刻,什麼樣的小改變可以帶給我們生活最大的不同呢?:在惡性循環中找到小轉變的契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