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框架內的生活,著色依然需要靠我們自己!

兩年前在國外爆紅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繪本,這陣子在台灣也讓很多人突然間著迷了起來。倒是有家長把秘密花園拿給小朋友著色,發現秘密花園的結構過於精細,在著色上需要比較多的專注力與耐心,而這顯然對年紀過小的小朋友們是一個艱困的挑戰,當然結果就是小朋友很快就失去興趣了。而秘密花園如果從著色這件事來看,跟曼陀羅還滿類似的,一為插圖風格,另一種為圖騰風格。但不論是哪一種類型,在著色上的搭配確實需要我們一些想像力。

我們常利用表達性的藝術治療的活動,引導參與的人從內在的心情或經驗為出發,透過藝術活動(常常是繪圖)來表現自己的狀態。但在初期這個過程其實很艱難的,對於台灣的民眾,自在地表達自己的心境並不容易,我們內心總是有很多抗拒與困惑阻礙自己自由表達,所以自在的表達也需要時間培養。

當然類似像秘密花園的繪本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媒介,讓我們可以不用那麼害怕要如何畫出來的東西是漂亮或美的,因為本子本身就很精美,我們需要發揮想像力的部分就可以專心放在色彩上面。而色彩本身也成為個人最單純的創意發想過程,因為如果你試試看跟另外一個人一起著色同一張圖,你就會發現或許你們兩個人最終所使用的配色都不太一樣,而這些色彩的運用或許也與個人的心境有很大的關係。

框架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生活!

回頭看看進行秘密花園的心理歷程,我們是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中(繪本畫家的精美圖案),為自己選擇一個適合的顏色,用自己想要的顏色呈現這張圖畫。這樣想像可能性的過程,不是憑空製造,或是從自身心境中創造出來的過程,而是一種以自己的個性去吻合現有框框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是不是也與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很類似呢?!其實回頭想想在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與機會,我們都無法決定事情的大方向與容貌,我們活在框架中,雖然活在框架中,但並代表我們完全沒有自主的機會,因為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如何為這些框框內的空白上上自己喜愛的顏色風貌。

上個週末,特別參與了2015臺北文化護照的活動,聽過了蕭賀碩所談及的自己創作的過程,顯然框架無所不在,特別在那些充滿夢想與藝術性的創作人中更能深刻的體會到這樣的現實。

當她剛進入主流市場中時,很自然地就發現這個社會,特別是音樂的產業框架無處不在,總是有人用他們所認為比較有商業價值的內容,來修正你,希望她更能產出符合商業價值的內容。

因此在台灣的音樂產業間的創作生活,就變成了一種被框在某個限制中,找到自己認同與自主的過程。就像與會的另一個製作人所說的,”有一次他自己寫了一首歌,雖然旋律很美,但其實當時內心充滿了憤怒,因為覺得又要寫這種內容;但沒想到當他把歌寄出去時,對方盡然跟他說,他們聽了好感動,而他當下的內心話是:”見鬼了!“。“。但過了段時間,他發現芸芸眾生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需求,這些框架自己的主流意識不代表錯誤,而自己也不代表正確,只是大家想要的不一樣,而這些框架中也能找到很獨特的故事。

我們的“著色”機會 

雖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是無時無刻需要創作的人,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確實也存在框架,確實充滿了限制自身發展的人事物,就算我們不需要創作,但我們依然需要適應這種框住自己的力量。

我們都活在框架之中,我們也很難改變這一切,有時候這些框架是很美的,就像秘密花園的繪本一樣從整體而看,還沒上色是一幅很美的畫;但有時候我們無法從這樣全覽的視角來看,我們就會覺得框架壓抑了我們,我們走不出去,所以感到有些洩氣。

但事實是,框架不會消失,但我們可以用著色繪本的精神,幫自己在這些故事中選擇顏色,最終框架的色彩還是自己決定的,或許大多數人的生活圖像都很類似,但塗上的色彩可能都有所不同,各自精彩!

------------------

by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photo: Chris Forsyth's work

就算我們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憂鬱,也要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一些!:喚醒自己的復原力,對抗內心的困擾。

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種嘗試,但絕對不是最後的終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