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如何讓⌈仍有教化的可能⌋真的成為可能?!........

近年來死刑與否,因為重大的社會事件,成為檯面上爭論的議題,即便是在大量的民調上,以死刑來懲戒罪犯,一直是絕對多數,但在公共的論域之中,大量發聲握有話語主導權的群體,依然是希望將死刑廢除的社群。當然廢除死刑,是代表不以生命剝奪作為懲罰手段的述求,而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即便犯下了重大的錯誤,我們都必須賦予其有機會回復,有機會改過,或是有機會體悟一切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許多犯罪者,依然有⌈教化⌋的可能。

教化想必是指我們透過積極的教育、與介入手段,讓原本有違常理,並且導致犯罪行為的行事風格、觀念、價值、習慣等等,在一段時間後能有所改變,讓犯罪者有機會在心理、行為、甚至是環境上能夠在有朝一日,與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同步,不再做可能會導致他人傷害的事情,甚至能夠做出有利於社會的貢獻。

在心理治療與介入的深層理念之中,改變與轉換一直是很重要的核心,也就是在這樣的專業服務之中,本質上我們應該要相信任何人在一個理想的條件下,都可以有機會改變、轉換、成長。所以對於心理專業服務的工作者來說,教化當然是有所可能的,但最重要的是許多條件需要實踐下,才有機會達到這樣的可能,如果你內心希望任何型態的⌈教化⌋能夠成為可能,那你應該會更多精力在推播、或促成這些有利於⌈教化⌋成為可能的條件,成為可能,而在那個時刻起,我們就不需要為了該如何處理罪犯而困擾,而是轉而去面對更深層,更需要大家集思廣益的介入議題,因為當⌈教化⌋成為可能,我們也就能真正地免於恐懼罪犯的仿效效益,或是再犯而產生的社會不安。

⌈教化⌋能成為可能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1. 把心理治療與介入當一回事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應該給任何人機會,我們也相信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如何深深地影響個人的決策、判斷與行動的,但談到心理治療與介入,我們總是半信半疑,多數人刻板印象地認為就是坐在那裡聊天,一方面覺得這是一回事,但一方面又在內心想說:這樣會有效?!如果要讓教化成為可能,我們要覺得心理治療與介入方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甚至應該是我們任何人都應該考量用來處理生活心理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2. 把心理性的處遇與衡鑑成為法庭必備的歷程

現階段許多法庭審判,會考量精神鑑定等程序,但常常只是用來判讀個人是不是有精神疾病的手段。但判讀有沒有精神疾病,某個程度只是釐清責任的方式,對於一個犯罪者的身心狀態的了解有限,而更別說需要透過教化來改變一個人,而現階段監所便沒有真正充分把心理性的處遇當成犯罪者與社會接軌的解決方案。我們不只是要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精神疾病,我們更需要整體的判斷一個人適應社會時所面臨的問題,例如: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他如何處理面對他人時的情境、他如何在壓力之下進行決策的、他又如何判讀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衝突與友誼等等。

3. 所謂的⌈教化⌋必須真正的執行心理教育或介入方案

就如上面所講的,我們的監所的教化多是以勞動作為處理方式,對於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恢復、面對社會的適應、自我或情緒的調整能力,都沒有有效的幫助。如果你真的相信⌈教化⌋是解決這些犯罪者問題的答案,那我們就必須真的在監所裡面進行心理性的教育、治療與介入,真正的投入資源去常態化這件事情。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狀態後,常態化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介入,才能夠真正獲得我們想要的。

4. 心理專業工作者必須更願意去發想針對犯罪行為人的有效方案

犯罪的行為有各式各樣的面貌,而原因也千百種,但針對犯罪行為的介入,我們現階段多只是這類工作當成賺錢的方法而已,但真的花心思,投入資源,評估成效,才是發掘真正有效方案的歷程。而專業工作者也才能在這樣的服務過程中,不會走向只是交差了事,為了做而做的窘境。

5. 台灣需要更重視心理學相關技術,在生活中的角色

台灣的社會很需要心理學的知識、說法與見解,從我們的暢銷書來看就可以發現,但我們卻常誤以為書籍上的說明,就能夠取代安排時間,以討論、共同決策、直接專業互動的方式來解決個人心理困難的手段。心理學治療、處遇與介入技術的執行是一個科學歷程,它是不斷嘗試與調整的過程。我們應該更了解到,透過嚴謹的自我檢視與調整,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而這通常不容易靠自己完成,他需要專業的從旁陪伴與協助。心理學實務專業在我們的生活中應該是必備的角色,而非只是走頭無路時的最終選擇。

6. ⌈教化⌋不是一件你心很軟,有熱情、很仁慈就能成就的事情    

這是一們需要專業性研究、規劃、制度化的課題。專業性服務不是坐在那裡彼此聊天想辦法了解彼此的過程,而是一系列、有目標,針對個人生活中各種要面向想辦法以心理學知識,進行討論、評量、規劃與介入的一系列手段。如果你覺得我們應該更仁慈對待這些犯罪者,為他留個回歸社會的機會,那這不是一個浪漫的生意,而是必須嚴肅嚴謹地面對的專業技術。我們應該成就更多資源,來讓這件事情成立,而非只是在態度上把這樣的選擇當成自己仁慈象徵,至於怎麼做卻一點都不在乎。

7. 心理學的介入方案是彌補現行醫療模式,在解決行為問題上所面臨困境的其他作為

我們時常糾結在醫療模式,幻想著會不會有一天有什麼樣的生理處置方式,就能讓犯罪者一勞永逸的改變了。或許會有這一天,但在這一天到來,我們依然有責任去思考現行,許多以實證化證明有效果的心理社會處遇方案,不論作為預防或是治療上的有效成果。糾結在醫療模式,將無法有助於發掘更有效有利的教育與介入方案。⌈教化⌋背後的處遇絕對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但它叫如科學的進程一般,是一個不斷修正、革新的歷程,但只有我們真正地在心裡重視這件事情,這個進步的歷程才會開啟。

最後,我們需要一個屬於台灣的專業心理學實務機構,讓服務、法庭的衡鑑、以及介入研究能真正落實專業化,而非只是大家賺錢的手段而已。而國家應該主動去完善這樣的理念。如果你希望讓⌈仍有教化的可能⌋真的成為可能,那你應該更願意去了解到,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治療、介入與處遇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法庭與犯罪問題上得以實踐需要走的路,以及必須改變的事情。

-----

by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photo: Los Carpinteros's work)

是誰悄悄地偷走了你的生命力?!

浸潤在白日夢之中,是無法自拔,還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