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網紅們內心世界裡的「精神病理學」.....

網紅們內心世界裡的「精神病理學」.....

專欄: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如日中天的『理科太太』,以及即將隱而不退的『囧星人』,堪稱知識型youtuber的代表者,標題稱之為網紅未免有點以偏概全,他們都可以稱為在網路上很紅的人,但能以知識推播為主要內容能夠大紅的人倒是很少,姑且可以稱他們為知識型網紅。

也因為他們被群眾廣稱知識型網紅,推播各式各樣的知識也就是很理所當然,而精神病理學,作為理解人類精神現象之病端的一門學問,有時候被用某種方式來介紹也就很平常了。你一定很納悶從沒有聽過什麼網紅說過精神病理學,這個學科以定義來說,是科學化研究精神疾病如何發生的學問,而當大家用影片介紹什麼是精神疾病時,或說什麼是憂鬱症、什麼是焦慮症時,除了幫大家進行自我診斷,通常也會簡單說明一下這些病症之所以發生的原因,而這也就是一個闡述他們所認知的『精神病理學』的過程。

舉例來說近期才發布的『囧星人』的影片,標題為「心情起起落落,是正常起伏還是得了精神疾病?」。

影片內想要說明為什麼我們會心情起起伏伏,也試著區分什麼是『正常』,而什麼又是『不正常』,但真正想要讓閱聽者知道的是,『倒底是什麼造成了你的情緒動盪不安』 ,『囧星人』試著區分幾種可能的狀態,1. 壓力和緊張時常出現,或是廣泛性焦慮症;2. 躁鬱症;3. 憂鬱症;4. 邊緣性人格疾患;5.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6. 賀爾蒙不平衡;最會快速地導入一個結論,那就是快點找個醫生檢查身體,試著規律運動,然後好好地維持身體健康。

『囧星人』用幾個疾病來說明,人為什麼會極端心情不好或是波動。顯然在她內心中,人類的疾病經驗,就是因為你生了某種精神疾病,但這聽起來好像沒有回答問題,到底為什麼我們的內心會因情緒波動而產生受苦經驗呢?這個問題是否過於複雜,以至於我們只能用某個標籤來說明我們的心情,換個說法就是,我們內心的困頓是因為我們得了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是為什麼發生,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了吧!

這樣的推廣疾病觀念的論述其實滿普遍的,或許是顯示出很多的知識人,內心所認知的『精神病理學』其實僅止於標示出某個跟精神有關的疾病,但卻對疾病可能展現的複雜現象或許不太關心,也或是缺乏與大眾詳細傳遞的動機,而最終也只能得出一個最粗淺的疾病發生機制『身體出了錯了吧!』。

我們在轉過來早一點時間談到有關精神疾病議題的『理科太太』,她一破題就談到亞洲社會對於不喜歡討論憂鬱症的問題,也說到憂鬱症其實是一種病,不是不開心或是憂鬱的心情。

其實這樣的意思是,憂鬱症就像癌症一樣是一個疾病的狀態,是一種悲傷持續太久而無法自己恢復的狀態,而生病的是我們的身體,特別是我們的大腦,話鋒一轉,就直接對接憂鬱症就是多個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不正常。而影片的大多數時間講述了精神藥物的相關藥理機制,以及鼓勵大家,藥物只要嘗試到某種好的組合,對我們用藥物面對憂鬱症都會有不錯的反應。最後提到『所以,身體生病了需要吃藥,心理受到身體的控制……』。

所以『理科太太』是如何理解精神疾病的呢?或許身體是說明疾病的主要(也可能是唯一)因素,而他的論述與『囧星人』滿類似的,精神疾病或說憂鬱症是大腦與身體的問題,而藥物是最有效的做法,所以有憂鬱症就看醫生,然後就吃藥,而能做到這一點或許就是勇敢面對憂鬱症。而這樣的說法,或許主流醫學的專業工作者也不會反駁,甚至用這樣簡化的方式來看疾病,試圖讓民眾也越願意使用精神醫療,因為精神疾病就是這麼單純,你不用自責是不是你的觀念或是生活方式出錯了,其實是腦子出錯了。

其實這也是我們普遍在推廣精神病理資訊常常擁抱的論述。但這些對各式精神疾病的簡略說明,並且導向『有病就看醫生』的簡單敘事邏輯,是否還符合現代人面對心理困擾的需求呢?憂鬱症就是腦部出了問題的單純論述,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更願意討論憂鬱症嗎?或說更讓憂鬱相關病症的人,對自身擁有的疾病經驗更釋懷嗎?這是我內心的困惑。

有時候知識型的網路傳播者背書的並非他內心認為鐵一般的科學事實,事實上他們背書的是否種複雜科學進程中的單一典範,他也如Ghaemi醫師在其書中所論述的教條主義者(dogmatist),一種信奉精神疾病就是腦部病變並且用藥物解決的教條主義者,所以這裡所謂的有病就看醫師,也就是單純地在醫生那尋求某個疾病標籤,然後進行藥物檢核(med check)的過程,而我們也正在推播這種教條,而這事實上是否種價值選擇,而非單純推廣科學知識而已。


而我們是否需要把憂鬱症想的更複雜,更多元呢?


精準的來說,把疾病看作只是身體的問題,跟把疾病看作心理與社會對身體的交互影響,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想法,身體的問題或許用藥物作為最佳解方,無可厚非,但當你的憂鬱困擾,憂鬱生病經驗是一個涵蓋生活習慣、思考態度、社會處境等等不同影響下的集合時,你只把看醫生吃藥當成處方,那就會是一件陷入無盡深淵痛苦的旅程。因為你或許移除了腦子的生物性情緒波動,但你生活的複雜處境如果不變,壓力在你沒改變觀看方式之下,永遠都會對你的內心與精神產生作用,第一次產生劇烈的憂鬱反應,第二次依然會。

精神疾病的真實狀況或許如糖尿症的發病模型一樣(下圖),是一個受到微小效應的多重病因影響下,所產生的匯聚路徑,當一個疾病沒有單一的獨特病理生理學,但他對應的處遇方式卻只是單一的,那任何治療都只會陷入某種相互消耗的過程。

Screen Shot 2019-01-29 at 14.58.23.png


回到『理科太太』所說的:我們需要更願意談論憂鬱症


不論她指的是我們要更願意自主面對疾病,還是我們要更願意主動討論憂鬱症這件事,當每個人的生病經驗,那種主觀對於自己在這樣的長期情緒狀態下樣貌,沒辦法被大家來自然地述說,而時常被大家把憂鬱的受苦經驗等號於上述的憂鬱症邏輯(憂鬱症是身體生病,是腦袋的問題,看醫生吃藥解決)時,那這個社會上任何有憂鬱症的人也很難對於分享或討論,自身主體生病經驗,感到從容、感到有價值,因為就說聽你說,你最終獲得的回饋都是那就『吃藥吧!』。不論是憂鬱或是思維所產生的生病經驗,純粹從醫療觀點,它確實可以是只用身體來辨識的,但如果從豐富且多元的科學典範來看,這樣的想法或許過於天真與單純,也反映許多人的一廂情願。

如果我們要讓大家更願意討論憂鬱症,那我們真正要把憂鬱症,或說其他精神疾病放入『生活』中。許多醫師會聲稱這世界上就是有許多憂鬱症你找不到什麼合理讓他陷入憂鬱的心理或社會因素,所以因此我們推論憂鬱症僅僅只需要面對大腦的問題,但憂鬱症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活經驗,它的起因,與所能產生的影響或許已經不是ㄧ個腦的事情。就像癌症對成熟的醫療發展來說終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他牽涉到一個人過去的生活習慣、家庭處境、面對疾病的心態、疾病後的規劃與可用資源等等心理社會議題,而精神疾病理當更是如此。

知識型網紅們討論精神疾病或許只是想要讓大家更重視這件事情,但把錯綜復雜的疾病經驗,簡化成單純的藥物下醫病關係,這是他們內心所認知的疾病發生科學基礎。但在這個世代或許這樣已經無法滿足大多數有生病經驗的人了,尋找自己狀態的多元成因可能是一段自我療癒的重要歷程,或許我們應該鼓勵大家回頭探詢生活經驗中各式各樣與憂鬱(或精神困擾)有關的影響,敘說它、適應它、調整它,而這個環境也能用更包容且多元的方式去討論憂鬱症,去討論精神疾病,因為包容是奠基在我們認同事情是可以有許多不一樣的樣貌,而非只會有單一合理的解答。而站在科學精神的角度來看,辨識出除了生物精神醫學學科外對於認識疾病的努力,例如變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眾多心理治療學派,而我們也才能在社會中更健全地建設多元且貼近個人需求的處遇方案。

換個角度來看,粉絲們請求知識型網紅介紹某個疾病,也是在尋求更多元的方式認識自己、找到療癒自己的解答,而網紅們的介紹也就可能奠基許多人的基本認識了,但如果多元豐富的精神現象,沒辦法以多元豐富的知識去接近並認識它,我們最終也就持續被打回那已經困窘難耐的老舊生物精神醫療教條主義中。


 參考文獻

 Ghaemi, N.,(2003.)The concepts of psychiatry: A pluralistic approach to the mind and mental illnes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林淑蓉(2008)身體、意象與變異的自我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體經驗。《台灣人類學刊》6(2):3-46

——-

(photo: Florian W. Mueller `s work)

時常在關係中出現的對立情感

時常在關係中出現的對立情感

能療癒你的友情.....

能療癒你的友情.....

0